礦用井口暖風設備:礦井冬季安全生產的 “御寒屏障”
礦用井口暖風設備是專為礦井井口及井筒防凍設計的特種供暖設備,通過加熱空氣并強制輸送至井口區域,確保冬季井口溫度維持在 2℃以上,防止井筒結冰、設備凍裂及提升系統故障,是保障礦井冬季正常生產的核心裝備之一。其設計需兼顧防爆安全、加熱效率與惡劣環境適應性,在煤礦、金屬礦等地下礦山中應用廣泛。
一、核心類型與技術特點
1. 按熱源類型分類
類型 | 工作原理 | 適用場景 | 核心優勢 |
---|---|---|---|
電加熱型 | 以電阻絲、PTC 陶瓷等為加熱元件,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,加熱空氣后由風機輸送至井口。 | 高瓦斯礦井、無燃氣 / 燃煤條件的礦區 | 防爆設計成熟(Ex d IMB 認證)、零排放、控溫精準(±1℃) |
燃氣 / 燃油型 | 燃燒天然氣、柴油等燃料產生熱量,通過熱交換器加熱空氣(間接加熱,避免煙氣混入)。 | 低瓦斯礦井、有穩定燃料供應的礦區 | 加熱功率大(單臺可達 2000kW)、運行成本較低 |
熱泵型 | 利用礦井乏風、地下水等低品位余熱,通過熱泵機組轉化為高溫熱能加熱空氣。 | 節能要求高、有余熱資源的礦區 | 能耗僅為電加熱的 1/3~1/4,符合低碳礦山建設 |
蒸汽 / 熱水型 | 以鍋爐產生的蒸汽或熱水為熱媒,通過翅片管換熱器加熱空氣。 | 已有集中供暖系統的大型礦井 | 可利用礦井現有熱源,改造成本低 |
2. 關鍵技術特性
- 防爆安全:電加熱型設備需通過 GB3836 系列防爆認證,外殼采用隔爆結構,電氣元件密封處理;燃氣型需配備防爆燃燒器及瓦斯泄漏檢測裝置,確保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安全運行。
- 智能溫控:搭載 PLC 控制系統與溫度傳感器,可根據井口溫度自動調節加熱功率、風量(如溫度低于 1℃時自動提溫,高于 5℃時停機節能),支持遠程監控(通過礦井工業以太網傳輸數據)。
- 抗惡劣環境:外殼采用 Q235 鋼板防腐處理(厚度≥5mm),防護等級達 IP55,可抵御井下高濕度(相對濕度≥90%)、粉塵(煤塵、巖塵)及振動沖擊。
二、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
1. 煤礦主 / 副井口防凍
在山西大同某煤礦,冬季極端氣溫低至 - 25℃,該礦采用 2 臺 1200kW 防爆電加熱暖風設備(660V 電壓),通過環形風道將熱風均勻送入直徑 6m 的副井井筒。設備運行時,出風口溫度穩定在 40~50℃,風量達 30000m³/h,確保井筒內溫度始終保持在 3℃以上,徹底解決了往年井壁結冰導致提升鋼絲繩打滑的問題。
2. 金屬礦斜井供暖
云南某銅礦斜井長度 1.2km,冬季井口氣溫低至 - 10℃,采用 1 臺 800kW 燃氣熱風爐(天然氣為燃料),配合變頻風機調節風量。設備通過間接換熱技術(熱空氣與煙氣完全隔離),避免銅礦石與煙氣接觸產生化學反應,同時滿足礦井通風要求,單臺設備可覆蓋斜井全程供暖。
3. 高海拔礦井熱泵應用
青海某金礦海拔 4200m,冬季嚴寒且電力緊張,采用 “乏風熱泵 + 電輔熱” 復合暖風設備:回收礦井排風(溫度約 12℃)中的熱量,經熱泵提升至 50℃后加熱新風,僅在極端低溫時啟用電輔熱,較純電加熱方案節能 58%,年省電約 12 萬度。
三、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動態
1. 技術升級方向
- 智能化:集成物聯網模塊,實時監測設備運行參數(溫度、風壓、能耗),通過 AI 算法優化加熱策略,如山東某企業推出的 “智慧暖風系統” 可根據天氣預報提前調整功率,降低峰電時段能耗。
- 低碳化:與光伏、風電結合,如內蒙古某煤礦試點 “光伏供電 + 熱泵暖風” 系統,利用礦區光伏板發電驅動設備,減少對電網依賴。
- 模塊化設計:采用可拆卸式結構,方便井下狹小空間運輸與安裝,某品牌模塊化暖風設備安裝周期從傳統 7 天縮短至 2 天。
2. 近期企業動態
- 宏博機械推出新一代礦用防爆電加熱暖風機組,采用稀土厚膜加熱技術,熱響應速度提升 40%,已在陜西黃陵煤礦投用,單臺設備可滿足直徑 8m 井口供暖需求。
- 某能源裝備公司與中煤科工合作,開發出適用于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 “本質安全型暖風設備”,通過限制電路能量(≤1.2W)和表面溫度(≤80℃),從源頭消除引爆風險,首批設備于安徽淮南礦區試運行。
礦用井口暖風設備的性能直接關系到礦井冬季安全生產,其技術發展始終圍繞 “安全第一、高效節能、智能適配” 展開。隨著智慧礦山建設推進,設備將更深度融入礦井整體控制系統,實現與通風、提升系統的聯動優化,為極端氣候下的礦山生產提供更可靠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