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不同燃料類型熱風爐的燃料供應系統維護要點和注意事項,按燃料類型分類說明:
-
上料與篩分系統
- 定期清理料斗內的積煤和雜物,防止堵塞。
- 檢查皮帶輸送機、振動篩的傳動部件(如皮帶松緊度、軸承潤滑),避免打滑或磨損。
- 燃煤粒度需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≤30mm),過大顆粒易導致爐排卡澀或燃燒不充分。
-
爐排與除渣系統
- 每天巡檢爐排轉動是否平穩,清除爐排上的結焦和灰渣,防止局部過熱損壞爐排片。
- 除渣機鏈條、刮板需定期潤滑,檢查磨損情況,及時更換斷裂或變形部件。
-
通風系統
- 清理進風口濾網,確保送風通暢;檢查引風機葉輪積灰,避免振動過大。
- 調節風門開度,保證燃煤燃燒所需的空氣量(過??諝庀禂导s 1.2~1.5)。
- 防火防爆:禁止在料倉附近堆放易燃物,定期清理煤塵,防止粉塵自燃。
- 環保要求:燃煤含硫量需符合當地標準,定期檢查脫硫除塵設備(如布袋除塵器)的運行效果,避免超標排放。
- 季節維護:雨季注意燃煤防潮,防止濕煤結塊堵塞上料系統。
-
燃氣管道與閥門
- 每周用肥皂水或燃氣泄漏檢測儀檢查管道接口、閥門(如球閥、電磁閥)是否漏氣,重點檢查穿墻、彎頭處。
- 清理減壓閥、過濾器內的雜質(如鐵銹、焊渣),確保供氣壓力穩定(通常 0.05~0.3MPa)。
-
燃燒器系統
- 檢查燃氣噴嘴是否堵塞,清理點火電極和火焰監測器表面的積碳,保證點火成功率和火焰穩定性。
- 定期校驗燃氣流量計、壓力表,確保計量準確和安全運行。
-
安全裝置
- 測試緊急切斷閥(ESD)的聯動功能,當檢測到泄漏或超壓時能迅速關閉氣源。
- 校驗壓力開關、溫度傳感器,確保自動控制系統靈敏可靠。
- 防爆要求:燃氣間需保持通風良好,禁止使用非防爆電器,維修時嚴禁明火作業。
- 壓力控制:供氣壓力不得超過燃燒器額定范圍,避免因超壓導致回火或爆炸。
- 軟管更換:橡膠軟管需每 1~2 年更換,金屬波紋管定期檢查老化情況,防止開裂漏氣。
-
儲油罐與輸油管道
- 定期清理儲油罐底部的沉淀物(如水分、雜質),避免堵塞油泵和噴嘴。
- 檢查輸油管道是否漏油,法蘭連接處密封墊是否老化,冬季注意管道保溫防止燃油凝固(如使用柴油時需根據氣溫選擇標號)。
-
油泵與過濾系統
- 齒輪泵或柱塞泵需定期更換潤滑油,檢查葉輪磨損情況;清洗或更換燃油過濾器(粗濾、精濾),通常每運行 500 小時一次。
- 調節供油壓力(一般 0.8~2.0MPa),確保霧化效果良好。
-
燃燒器維護
- 清理噴油嘴結焦,調整油霧與空氣的混合比例(過剩空氣系數約 1.1~1.3),避免冒黑煙或不完全燃燒。
- 檢查點火變壓器、電火化電極的絕緣性能,確??煽奎c火。
- 防靜電:燃油系統需接地良好,避免靜電引發火災;禁止在加油時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。
- 油溫控制:重油需預熱至 50~80℃(根據黏度調整),防止流動性差影響燃燒。
- 廢棄處理:廢油、油渣需按危廢標準處理,不得隨意傾倒。
-
料倉與輸送裝置
- 每天清理料倉內壁的黏附物,防止生物質顆粒因吸潮結塊(含水率應<15%)。
- 檢查螺旋輸送機、刮板輸送機的運轉情況,清理鏈條、齒輪上的積料,避免卡滯或斷鏈。
-
進料與燃燒系統
- 調節進料速度,保持料層厚度均勻(通常 50~100mm),防止因進料過快導致爐膛缺氧冒黑煙。
- 定期清除爐排和燃燒室的結焦(生物質灰熔點較低,易結渣),可用機械清焦或添加防結焦劑。
-
除灰系統
- 及時清理除塵器(如旋風除塵、布袋除塵)和灰倉內的積灰,避免影響通風和熱效率。
- 檢查除灰機的密封性,防止漏風導致爐膛負壓波動。
- 防潮防霉:生物質燃料需存放在干燥通風處,避免雨季受潮變質,影響燃燒值和輸送順暢性。
- 防火措施:料倉附近禁止煙火,定期清理輸送系統的粉塵,防止粉塵爆炸。
- 環保合規:需配置高效除塵設備,監測煙氣中顆粒物、氮氧化物濃度,符合生物質燃料排放標準。
- 建立維護臺賬:記錄每次維護的時間、內容、更換部件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預判設備壽命。
- 人員培訓:操作人員需熟悉不同燃料的特性和應急處理流程(如燃氣泄漏時的停氣、通風步驟)。
- 定期聯動測試:結合熱工聯鎖裝置,測試燃料供應系統與熱風爐主機的啟停聯動,確保安全保護功能有效。
通過針對性維護,可降低燃料供應系統的故障概率,提高熱風爐運行的穩定性和經濟性。具體維護周期需根據設備使用頻率和燃料雜質含量調整。